金融与贸易学院举办2023年首期国际经济学前沿读书会

作者: 时间:2024-11-24 点击数:

2023年3月7日上午,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院长李志远教授主持国际经济学前沿读书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与会人员包括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教师和博士研究生,以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教师和博士研究生等。

会议主要对文献Ludovic P . “Labor share, foreign demand and superstar exporte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22,139.进行学习和讨论。

38C2


近几十年来,几个经合组织国家的制造业增值劳动力份额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使人们对工作的未来及其价值产生了怀疑。然而,劳动力份额演变的原因仍然不确定。虽然国际贸易已被提出作为劳动力份额变化的一种解释,但文献中强调的唯一机制是增加的进口风险(Elsby et al.,2013)。贸易的出口侧,也就是指国外市场需求条件的变化,也有可能导致制造业劳动力份额的变化。一方面,外国需求的增加可能会增加或减少企业的劳动力份额,这取决于劳动力补偿和增值的相对响应;另一方面,外国需求的增加可能有利于劳动力份额较低的公司,通过组成上的变化来降低总劳动力份额。事实上,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Autor等人(2020年)表明,劳动力份额的下降可以解释为“超级明星公司”的崛起,这些公司的劳动力份额很低。然而,对大型企业的真实销售地点背后的确切来源仍有待发现。基于这一背景,文章使用了1995-2007年法国出口商的详细微观数据,研究强调制造业劳动力份额变化的一个新的贸易决定因素,并表明它产生了Autor等人(2020)假设的再分配力。

C0DE


文章的研究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讨:

(1)研究通过因果经验证据,表明外国需求的增加通过两种效应降低了国内劳动力份额:出口间效应和出口内部效应。

(2)文章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计算,进而评估出口之间和出口内部影响的大小。

(3)文章调查了劳动力份额变化背后的渠道,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变动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是一致的。

文章研究发现,

第一,利用1995-2007年的法国资产负债表和海关数据,展示了制造业发展的三个事实。

(1)从长远来看,劳动力份额经历了不同的变化:2000年之前下降,同年之后增加。

(2)分解结果表明,产出向低劳动力份额出口商的重新分配降低了劳动力份额。在此期间,内部成分量也有所增加,推高了总劳动力份额。

(3)更国际化的出口商的劳动力份额更低,尤其是那些在国际上销售更多的出口商。

第二,基于转移份额识别策略,对国外需求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细化。

(1)随着外国需求的增加,国际市场上的顶级卖家增长更快,而不那么国际化的出口商则在萎缩。

(2)出口需求冲击后,出口商的劳动力份额下降,这种负面影响对顶级出口商的影响被放大。

第三,通过细化出口需求变化,考察其对制造业劳动力份额的定量影响。

(1)在1995-2007年期间,出口商之间和出口商内部的影响都导致劳动力份额下降了1.4个百分点,这几乎完全是由出口商内部效应驱动的。1995-2000年,这两种影响都可以解释所观察到的劳动力份额下降的11.3%。2000-2007年,这两种影响都产生了1.2个百分点的下降。

(2)超级明星很重要,出口商内部效应的影响大约有一半是由更大的出口商经历了更强劲的劳动力份额下降,以及由前1%的超级明星出口商推动的。

(3)与异质冲击相比,出口商的异质反应对企业内效应有影响。

第四,通过一系列假设,明确了在具有异质公司和内生竞争的垄断竞争模式中企业的发展情况。

(1)根据马歇尔需求第二定律(MSLD)的假设,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竞争更加激烈),所有公司的加价都会下降。大公司调整加价的幅度相对高于其他公司,这使它们能够获得市场份额和增长。

(2)假设固定劳动力成本,销售的增加可能会降低固定劳动力成本在销售中的份额。

论文研究结果为贸易全球化引发的“赢家”现象提供了直接的因果证据,并强调了国际市场上劳动力份额变化竞争加剧的作用。

国际经济学前沿读书会为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教师和广大博士研究生搭建了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进行学术沟通和交流的极好的平台,两校师生通过线上进行积极互动,会议学术氛围浓厚,极大提升了学院师生的科研热情。

 

 


版权所有©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